一貫探原吳老前人吳老前人講道集

一貫探原 10-6

20030年10月于彰善聖堂

一貫探原,向源頭探源,向哪裡探呢?千萬要記住,這一指點把你打開了,這是龍頭,可以放水,日夜放水,永遠不斷,源源不斷。「水」是什麼?打開它,百、千、萬道德的項目,數不盡的項目,用之不盡。所以,你的「心」、「性」是你的唯一源頭。

就這麼簡單,不是很深的學問,不是研究《中庸》、《大學》、四書、古文,不要費這個腦筋。千講萬講,書那麼多,由淺也好,由深也好,都是在證明這一點:一個「心」、一個「性」,修心煉性、存心養性、明心見性。一切都是一個「心」、一個「性」。「性」是你的本體靜;「心」是「性」的作用動。「動」的本體是「靜」,一動一靜,這龍頭打開,就是道德開放,源頭開放;關上,一無所得。這叫做「無為」。

我做了很多道德的事,我不為名,也不為利,我也不希望你讚美我、供養我!一切一切都是我應當做的事。節約不浪費是美德,我不是為「美德」兩個字節約,我節約不浪費是本來就應當不浪費,本來人就應當節約,美德不美德,我不管它。

對父母,你應當怎麼做,你會做。兄弟姊妹,你應當怎麼相處,你會相處。不用另外給你講,不要講;我應當怎麼樣與人相處,不要講,你會做,你絕對會做!明師一指點這個地方,你把源頭打開了,水自己會流,但是,千萬不要關上!

唉呀!怎麼我這裡面沒有水流?你關上了,怨誰?誰關的?你自己關的,你關上,當然不流。你把心性迷昧的話,你沒有道德行為,你自己關上的。我們常講:「氣稟拘於未生之前,人欲蔽於既生之後。」一個前世帶來的「氣稟」,一個後天習染的「人欲」,這一世別把這兩樣留下。藉佛教引證,佛教講六識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外五根,內意根;外五根對五境,加意根是六個環境,叫做「法境」(圖九)。

外面的法境,眼睛看見、耳朵聽見,外面一切萬物,這些事情都在通過感官傳達給意根,還有一個反射作用在對外,這叫做「法」。我看見了,傳達給大腦;根據看見的,大腦產生另外一種舉動再反射出去,這叫做「意」。這個「意」,就是我們的「腦」。我們大家常講「道心」、「人心」,這個「人心」究竟在哪裡?非常科學,一點都不迷信,「意根」是「人心」,「人心」是非常危險的;「道心」是你用它,用之不盡。不用它,沒有了;用它,用不完。

成聖成佛,成一切先知先覺,沒有用完的一天,不用它,沒有了。意根、人心能抓住了,裡面的腦細胞就發達,對外境反應更敏捷、豐富,想的會與一般人不同,叫做「聰明」。如果這個「腦」不發達,有一點病態、有一點毛病,就遲鈍。年紀大的人,有一種毛病叫「癡呆症」。有好多人到我這個年齡,已經有「癡呆症」了,這意思是「腦」不工作了,「腦」在罷工了,我給你工作了幾十年,還叫我工作,我不做了,就是「老人癡呆症」。通通不靈光,甚至流口水,明知道不好看,但控制不住,「腦」罷工不作了。

這個「意」危險,我們可以這麼講,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人用它,人人都用「意」。你比我聰明,我比你還聰明,聰明跟聰明比較,大家登峰造極。小學、中學、大學,一直到碩士、博士,就爭最高峰,就是培養大腦。這裡面就產生名利和地位,在幾十年的人生過程中,只要提高它,就覺得自己不是普通人,是個偉大的人物。

但是,你有沒有想過:一個頭,一個尾,中間你偉大多少年?前面的都要求學,世界進化得很快,都要唸大學。我小的時候,哪有唸大學的?做夢都夢不到。能讀到初中的,在鄉裡、縣裡已經沒幾人。能初中畢業的,已經了不起了,就好像真是出類拔萃,而現在滿街都是大學生。人來到世界上開始,差不多到三十歲再進社會。換句話講,人的行為表現在社會上,真正是好還是不好,是從三十歲開始。六十歲要退休,頂多七十歲。三十到七十短短四十年,只有這四十年才真正叫做「人生」。

我們怎麼看待人生?看待正面的話,要特別珍惜人生。要珍惜人生,但在這裡面會有所選擇的人,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不選擇,我願意怎麼地就怎麼地,升官發財都包括在這裡面。

我們大家都跟錢財沒有仇,跟地位沒有仇,富貴榮華跟大家都沒有仇。但腦裡面的「意」,就給你製造反向,反射出來,叫你去做、去爭、去搶,「意」就在反向之中製造罪惡。我們人在這四十年之中,這個腦裡面產生反向,身體就去做,就產生了好多罪惡。換言之,人不應當做的,就是在這四十年之中做得特別特別多。

有人說:「我得道了!」得道,為什麼你不修啊?我們大家有句口頭禪:「你修道多少年?」完全講「修道多少年」,沒有一個講「你辦道多少年?」那是把辦道變成一種行業啊!你開鋪子多少年?你做生意做多少年?你辦道辦了多少年?我們辦道不是行業,怎麼會說「我辦道辦多少年」,是「我修道多少年」才對!修道就包括行道,很自然的。

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新民」,「新民」在哪裡產生?在明明德裡面,要真正明明德,你一定去新民。你如果真正修身的話,修身齊家,你的爸爸、媽媽、親戚、朋友,你就是給他們磕頭,也要把他們拉進來求道。前人沒跟你講這麼仔細,你自動就度人來求道,因為你真正的修道,知道「道」的好處。而「行道」在哪裡產生?大慈大悲在哪裡產生?修道自然產生行道!不是叫你去做啊!如果是前人叫你去做的話,那你還沒覺悟!換言之,道德的源頭,你還沒開這個水。你把水打開開,千德萬德,你自己把水放出來,可以說是廣大無垠,無邊無際,用之不盡。

這個「意」我們要認識清楚,少用腦、控制腦,不要隨它便,我想怎麼地就怎麼地。你仔細想一想:你自己想的事大多是壞事,很少有好事;你自己不想做的事,都是好事多,但你不做。遇到事情你先冷靜冷靜,先放下,當你冒出想如何、想如何的念頭,先放在天平上秤一秤,所想做的多半都是接近壞事啊!冷靜一晚上,半夜三點鐘,睡不著覺,坐下來想想:我不想做這件事,我不想做那件事,我不想到佛堂聽班,兩、三個鐘頭,我坐得屁股很痛,坐得很想睡覺,我不想去。這是你應當去的,但是你「不想」去!

看見有人在捐錢,要響應嗎?我一想,還是不幫助,人家不認識我,我又何必幫助他,要拿一百塊放進去嗎?我一想,十塊錢也可以,再一想,十塊拿回來,改一塊錢,反正是施捨嘛!這腦裡面越想越糟糕、越想越糟糕,這好事就叫你「想」沒了。

我們要怎麼控制「意」,不要讓它隨便?進一步應當怎麼提高?

靈性有一個外圍(圖九),這是一個光、  老母給的靈性,外圍有好多東西。這些東西哪來的?一部分前生帶來的稟性,一部分是現在這個環境學的。前生帶來的並不是一定不好,也有好的善種子,你的根基好、佛緣好、祖德好。你沒有善種子的話,就沒有今天大家坐在這裡修道這事,沒有善種子,你不會遇到引保師度你求道,善種子是歷劫帶來的。當然,除了善種子以外,還有惡種子,我做過不好的事,我是罪人,你說沒有罪,不要這麼講,我們要是真正沒有罪,好早以前我們就回去了,不在這個世界上了。不是講「苦海無邊」嗎?何必在這裡面沉淪,生死生死一直到現在?青陽期沒有回去,紅陽期沒有回去,把我們漏下了。為什麼把我們漏下了?因為我們在那個時候,未曾解脫,這條路我們沒走啊!

不過,還算不錯!青陽期這條路漏下了,紅陽期這條路漏下了,最後白陽期這條路開得寬,不是小道,不是單傳獨授,不是只有一個人可以走。千千百百,打橫都可以走!老的快速公路是兩條線,新的快速公路,像美國是四線道、六線道,大家齊頭走。現在我們大家得救的希望,就是加寬這個路,大家在普度的時期都可以走。我們感恩這個時候,千萬不要把自己漏下,再漏下,恐怕將來得救都沒有希望了。

這是最後一場,叫「末後一著」,上天大公無私,我們都是原胎佛子,都是佛子,上天「一視同仁」。曾經漏下的,白陽期這條路很寬,不是一個人走,這是普度。如果你能夠由頭到尾走到終點,大家都是覺者,覺者就是佛,佛的意思就是覺者。所以,在八識田裡,有善種子要珍惜,好好保留它,因為,如果沒有善種子,就不能求道,也就沒有今天這一天。

惡種子,我們大家都有啊!我們在世界上受苦,受了好多罪,惡種子來報復我們,叫做「冤欠」。有什麼辦法解決?有!行功培德!在行道裡面可以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。像我們在入班,樓下還有好多人才行無畏施,他們是無名,沒有名字的佈施,他們在為我們服務,他們在行道,在默默之中修道。他們這三天在默默之中行道,個人的惡種子不曉得免去多少,惡種子、冤欠減少了,同時在這一世,我們不要再有「稟性」,不要再有「習性」。這一世,如果再有染著,叫做「習性」;你在因果之中帶來的,叫做「稟性」。

其中有善、有惡,善與惡有一種表現,就是我們的脾氣。脾氣不好的人,惡種子多;很柔和、很慈祥、很和氣、脾氣好的人,善種子多。善種子多的人,世界這條路走完,沒有凶險,脾氣不好的人,凶險不斷。為什麼?前生帶來的惡種子啊!

這一世,我們得到了一個很寶貴的東西,就是這個本性。外面這些東西,有的我們要珍惜它,好好修道,有的我們用功德補冤愆,慢慢一點一點把它去掉,一定要去除不良的習性、不良的稟性:去習性,化稟性,圓滿天性。我們在這裡已經得了道了,恢復本來面目,叫做「修」。

有一位道親昨天晚上交給我的紙條,裡面有幾句話說:「我們道場裡有一個好現象,大家開始注重實修!謝天謝地謝  老母。」這幾句話,讓我感覺非常感謝上天。老前人歸空至今已經十五年了,我和大家接觸的機會有比較多,這十五年來,我始終覺得臺灣的道很弘展,道親很可愛,根基都好。大家都知道我特別強調「道場以壇主為弘道中心」,這是過去在大陸就是如此,我們要復興天道,要恢復天道的本來面目,就要把老師的原則搬回來。

老師在大陸時,佛規就這麼規定。《暫定佛規》中有一條:「壇主,一壇之主。」所以,今天我們這個班叫「壇主班」。

我們興毅在天津有一位安壇主,很出名,前人慈悲要放天命給他,他不接受。他回說:「前人慈悲,天命寶貴,你讓我擔任壇主就好了,點傳師的責任,我擔負不了。坦白講,我當壇主可以隨處了愿,你不讓我幹活,我受不了!如果把天命放給我的話,會有人給我打毛巾,我不接不行。今天我是一個壇主,我給點傳師打毛巾;我變點傳師,我就要接毛巾。別人要招待我、給我打毛巾,我受不了!我喜歡給人打毛巾,改變這個習慣,叫我活受罪,我受不了。」就因為這樣,他永遠做壇主。

實際,「壇主」無處不是功德:洗廁所、下廚房、接待前人、成全後學、甚至於家訪道親,無處不是功德。所以,壇主是真正的法船主,點傳師領航,把航海圖畫給你,法船上的船主就是壇主。「壇主法船主,人才眾生才,苦海拯溺者,  前接引人」,壇主是法船的主人,人才是救眾生的人才,苦海裡面救援拯溺,在  老母面前,接引原胎佛子的是壇主。

求道後我們成全道親,會要大家記住三寶、佛堂常來、多行功、多培德,就是沒見過第二天、第三天就叫你要行道的。有的佛堂講:「行道的功德大,不修道都可以成道」,還有講:「外功大的話,自己內功沒有,都可以成為大菩薩」,這些我都不相信!要真這樣的話,過去的菩薩都冤枉啊!觀世音菩薩第一個最冤枉啊!

為什麼我特別強調「修道」?一個人他求道後如果脾氣照舊、毛病照舊、罪惡照舊,就只是能夠「行道」。這沒有道的人在辦道,道能辦弘,不錯,有他的功德,但本人還是要下地獄,這些功德變成他在地獄減罪的福氣。大家要記住:要想靠著功德成道,辦不到!成道,百分之百靠著羅漢道。

「菩薩道」是羅漢道壯大起來的,「菩薩道」的中心是「羅漢」,什麼叫做「羅漢」?把自己修得漂漂亮亮,真正是一個修道人,這就是「羅漢」。大家記住:我的本來面目,沒有脾氣毛病這些東西,修道就是化這些東西,恢復我的本來面目。這裡面有個字很簡單,卻把我們害苦了,別小看這個「我」。

現在我站著,「我」在這裡,如果躺下的話,「我」在睡覺,如果這個氣沒有了,「我」死了。這肉身是不是「我」?是「我」的工具!「我」現在在用它,有一天它不給「我」用了,「我」要把它扔掉的。「我」把它用了一世,誰給「我」的?父母給「我」的,要是沒有它的話,「我」是一個空靈,這個空靈和天、和地、和萬物合併在一起,這叫做「一合理相」,沒有你、我、他。我們的靈性與天地萬物是合體的,裡面沒有分別相。要是有分別相的話,你、我、他,在先天是什麼樣子?誰能講得出來?

所以我們大家千萬不要有:我想如何,沒有我就不行,這個事情非有我才可以做,或是要大家一定要聽我的,我講如何就如何,大家一定要遵從我的想法。這個叫做「我執我相」,「我」把你綑起來。本來應當沒有「我」,是因為這肉身的「我」在生事。「我」在幹什麼?沒有「我」啊!它是假的,它的老家在土裡面,入土為安。百年之後,把它送到土裡,與草木同腐,變成大地的肥料,這是它的本分。

《請接續【一貫探原】10-7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