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轉法輪 6-3
一九八七年九月廿八日于斗南妙一佛堂
各位講「三寶心法」的題材,講得非常好,但理論性過高。你高過我、我高過你,理論上別出心裁,是非常的妙。但是這些理論,怎麼樣能把它實踐,大家考慮過沒有?三寶是精氣神,三寶是理氣象,三寶是……,非常的好,理論非常的高,這個你推不倒的。怎麼樣能實現?大家所講的,比較缺這點實踐的功夫。
「三寶」的第一寶叫玄關,是本性所在之地,這個本性在我們人生方面,在宇宙方面,在各方面是一個絕對體,永遠不生不滅。靈性可以在地府裡面、可以在氣天、可以在理天、可以在人身上、可以在狗身上、牛身上、馬身上,所在不同,本體不變,這個可以肯定。但是,為什麼我們的本性不能「明性復初」?
從孔老夫子開始,一直到現在,叫我們「明明德」,可是,真正「明明德」的人有幾個?為什麼這麼難?這個地方應當多發揮一點修道的功夫,大家沒有發揮太多。自古道不輕傳,非人不傳!你怎麼樣能夠「明」你的「明德」?功夫在「修道之謂教」!
臺灣四面都是海,我們每天都看見海,有人問你:「這海的本來面目是什麼樣子?」「海就是大風大浪」不對!你所看見的海不是真正的海,海的本來面目你永遠看不見!為什麼看不見?因為風浪把海的本來面目遮住了!這叫做「氣拘、欲蔽」!
「氣拘、欲蔽」是大風大浪,這海的本來面目是什麼樣子?應當是水平如鏡,但是自古到現在我們看到的海,通通是有風浪在水面起伏,不得平靜。受外來的勢力,如:風吹的、水流激的、船過去推進器鼓動的壓力……,這些勢力波動海、打擊海,海始終是有浪起伏,但是海的本來面目,被海浪遮住了。
玄關是我們本來面目,但你內心的波浪起伏,有沒有停止過?就是因為念頭、毛病、癖氣,內心裡面時時不得休息!講師應當多講一點讓內心休息的方法,怎樣能休息?靈性在我身上,但是你在起伏、動搖、晃盪之中,你的本來面目就不見了。如果能把風浪平復下去,你的本來面目自然就現出來。
所以我們講「三寶心法」,自己本身的風浪,怎樣能夠把它平復下去?要多加一點功夫。明師一指點是不錯,三寶心法給你了,但仍然在起伏之中,則本來面目不會重現。
再半個月是八月十五中秋節,皓月當空。月亮代表師母,母親的佛光普照,我們大家都被照到。拿一盆水,你照照月亮,你這盆水如果不停幌動的話,水裡面沒有月光,因為你不定。我這盆水如果很定,母親的慈光就來了。「啊!月光在這裡!」「在哪裡?我這裡沒有啊!」因為你那盆水不定,無法映照。所以,佛光不是不普照,是你本身有問題!
這句話說得不客氣點,也不在乎後學,也不在乎前人,大家都是修道者,要自性自度,我不是跟你修,你也不是跟我修。雖然你是我的後學,大家求道有先後的不同,但是,我能成道,你替不了我;你能成道,我也替不了你!你那盆水自己把它平靜下去,沒有外來的打擊勢力,自然佛光普照你。一個小後學,你不要看他「小」,將來可能是一個大菩薩。我是老前人,別看他「老」,可能自己也走錯了路!
這一點,天理有情亦無情,我們常講 老母慈悲,這句話講得有一點滑頭滑腦! 老母只慈悲你,卻不慈悲他,哪有這個道理?什麼是「 老母慈悲」? 老母固然是慈悲,但 老母也是無情的。問題在什麼地方?問題是「三寶心法」要在第三轉上「肯定其所然」,這個道寶貴,怎麼樣才能實現這個寶貴?關鍵就在「肯定」!
另一方面來講「否定其所然」,後天你所留戀的一切,所放不下的一切,所捨不開的一切在纏繞你,你應當擺脫它。怎樣擺脫它?你要否定它,絕對否定它。
第三轉是全部的功夫,沒有第三轉,法輪不常轉,則我們所講的一切題材,都變成「口頭禪」,「口頭禪」就是只靠一個嘴巴。
《請接續【三轉法輪】6-4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