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道為圭臬 – 施明通前人

看得開,放得下  瀟灑自在走一回

他示現給大家「老了、凋零沒關係,回去時能輕輕鬆鬆、歡歡喜喜才重要」,這「看得開、放得下」的精神,將持續發酵,讓人受用無盡。

作風親民,沒有架子,總是能很自然的融入人群,「成全道親的方法很簡單,就是要融入大家,跟大家搏感情」,有中醫背景的施明通前人,活用望聞問切的方式,透過日常生活的相處與觀察來關心道親、成全道親,更身體力行的將道質樸的展現出來,奠定「老實修道」的修道風範。

施明通前人

努力取得中醫師執照

身為長子,讓他培養出超乎常人的洞燭力。青少年時期,在得知農會缺少一個會打算盤的僱員後,立刻去學習,順利取得這份能幫助家計的工作,也曾出任鄉代,練出一身見微知著、明察秋毫的本領。

在經營家庭藥包生意時,經私交甚篤的陳論狄前人提醒,用心準備,取得中醫師執照,民國四十二年,一度搬遷至雲林以行醫為業。以土庫為中心,附近三個鄉鎮的居民都是他關懷的對象。

「剛到雲林是當密醫喔!」跟著他走了大半輩子,彼此間的情感濃厚,楊新炎笑著說出這個秘密,「他領有中醫師執照,沒有正式開業,而且喜歡以西醫打針、吃藥的方式替人治療,尤其是幫小孩子打針,我的孩子就是他一路照顧上來的。」

施前人夫婦壯年時在旅遊景點合影。在雲林執業時,前人親切的態度總是能馬上建立起良好的醫病關係,夫人隨後的招呼、叮嚀,更是讓病人感到濃厚的人情。兩人同心同德,讓道業與事業起了加成作用。

不可言喻的悟道瞬間

「這真的是只有自己親身去體驗、沒辦法說,也不知道該怎麼說的感受。」

儘管他幼時即受洗成為天主教徒,身上展現出的特性仍讓陳論狄前人堅持遊說他求道,卻每每在他的好口才前敗陣下來,「你跟我哥是兄弟,他就只有這個興趣,你不成全他,怎麼算是兄弟呢?」陳忠松的論調讓他答應求道,並找來幾位朋友一同,算是賣個人情。

當他將人帶到,自己卻要離去時,被陳前人攔下。「要求道可以,但是不可以要我吃素。」這是他當時求道的唯一條件。出乎眾人的意料,展現出如此堅定意志的他,竟在求道返家後,立刻著手安排全家求道:「這個道真的很好,我們一定要齊家,讓中風的爸爸也能求道。」前後不到兩週,他的心願即已完成。

從不相信道,到求了道後的完全相信,這一切只能說是緣,當因緣具足的那一瞬間,觸動了他的性靈,成就了後續的道業。

即知即行的精進精神

民國四十七年齊家後,決定將道的好告訴更多人,立刻想到之前那個純樸的小鎮,他決定回到雲林設立佛堂,廣度有緣。

每逢星期六的開班日,一群人作務農打扮,帶著手套和斗笠,三三兩兩的前往位於芭樂園裡的佛堂聽《金剛經》,「這個班開一整天,中午吃鹹飯配一個鹹菜湯」,當時鹹飯的滋味是大家心中共同的回憶,「果園外面會派兩個人看守,用手電筒做信號,有狀況就立刻通知大家離開。」

同年年底參班時,偶然聽見有道親要立清口愿,施前人在詢問了解其意義後,表明參加的意願,前輩者慈悲,擔心此舉過於衝動,並未貿然答應,陳論狄前人更拿出他當初答應求道的條件,希望他考慮清楚。沒想到在表文中未記載其名的情況下,他跟著參與,當大家在立愿的時候他就跟著唸,自此在他的心中,自己是已立愿清口的人,隨即戒斷菸酒、吃齋茹素。

施前人開荒雲林地區設的第一個壇,壇主為謝三元,仙佛賜名「達德壇」,鼓勵眾人秉持「智、仁、勇」 推動道務。現雲林地區的壇,多為當時所成全起來的道親。圖右為施明通前人、左為黃國琮點傳師。

最基礎的修行功夫

他這果決的處事風格,同時也運用在道務的處理上。

自民國五十二年領命後,配合道務在彰化永靖一帶辦道,但仍堅持照顧雲林道親,只要時間允許,都會親自走訪。民國六十二年,響應開荒臺北,他召集雲林道親,著手調查外移的青年子弟都集中在哪一個區域,並以人數最多的三重為目標,北上開荒,選定當時開設西服店的吳連科家為據點,開班、成全,同時設臨時壇辦道度眾。

「當初開荒臺北都是摩托車騎省道,冷的話就穿雨衣,裡面塞報紙」,那時高速公路還沒開通,開車約需七個小時,為了成全自己在外地生活的子女能求道,大家都很發心,「有時候坐到那裡腳都麻了。」

除了騎機車和帶椅子坐火車外,搭野雞車也很常見。李清南記得某次從三重開完班,晚上十一點多要回來,「本想說十一點多上車回到家剛好早上五、六點天還沒亮,沒想到快到了卻說車子要往大林走,沒有要去虎尾、元長。」

「買票的時候說有到,快到了才說要去的人只有三個,太少了,要改走別的路線,司機一個人給我們三十塊,要我們等一下搭七點多第一班的臺西客運,先去虎尾再轉車回元長」,有時遲遲等不到車,接下來安排好該做的工作又不能耽擱,吳連平說:「只好大家出錢搭計程車。」

「遇到這種事情真的讓人很生氣,要是早幾年,我就跟他翻臉了」,把這件事當作一段趣聞,李清南分享著,「我們求了道之後,就要慢慢改自己的脾氣。」從一開始要告訴自己不可以生氣,到現在很自然的不會生氣,修行的功夫就在這日常生活的細節中。

除此之外,一旦發生嫌隙時,他總能巧妙的將之化解。那一次不知道為了什麼事情,某位道親的父親開始不歡迎大家來訪,得知消息後,他立刻前往拜訪,也果真沒被正眼看待,這時他笑靨盈盈的說:「客人來了怎麼不泡個茶給大家喝呢?」簡單的一句話,打破藩籬,茶一泡開,所有的事都化解了。

「他在處理這種事情很厲害,當大家在生氣的時候通常都是你不來、我不往;但他卻能放下身段前去問候。其實,只要有一方先去找,打破心裡的那個疙瘩,就和好了。」他放低自己的身段,使事情更加圓滿,只因他覺得不可以放掉任何一位道親的手。

親切招呼、關心對方的居處坐臥,現在大家仍延續他的習慣,一天都要見上好幾次面,每個人的家都可以隨時拜訪,泡個茶、聊聊天,真的是因道而親的一家人。

契機契理的成全妙法

身為兒子的施洽源點傳師回憶道,「他不會要求我們小孩去佛堂,可是也不是說不管你喔,他都能抓到那個機會,我大學在臺北唸書、正準備要玩的時候,剛好臺北設佛堂,他就說要我去負責早晚獻香。」從此,不管生活再怎麼懶散,心中總是掛記著佛堂的香要獻,拉近了與佛堂的距離。

「我阿嬤的事也是這樣。」吳連平還記得,民國六十六年阿嬤已經八十四歲,她有了這個求道的機緣,施前人來點道時,問她:「還想要再多活幾年嗎?既然已經吃早齋了,中午跟晚上就不要吃肉,乾脆清一清好了。」這位八十四歲的老人家就在求道當天也清口了。

三年後她歸空了,這當中只參加過一次仙佛班,但是時間快到的時候她自己知道,把家族成員一個個叫回來,都見過面後,那天下午就離開了,「她自己先把衣服穿好,走的時候神態很慈祥,印證了道是真的,讓我們對道更有信心。」

照片人物分別是施前人母親(手拿拐杖)、施前人(右一)、施太太(左一)、施洽源(帶眼鏡者)。

在李清南的印象中,會開始背經典也是有他推了一把之故。有一天辦道時,平常負責講三寶的講師沒來,他也不著急,輕鬆的回頭跟李清南說:「今天的三寶就麻煩你講喔。」「我嚇得冒了一身冷汗,平常都是由阿三來講,那天他沒來,被點到後我一直發抖,之後我就開始背經典。」儘管當時是手忙腳亂,但他非常慶幸,二十來歲時背下的經典,讓他受用無盡。

透過觀察,他總能準確的找到成全眼前這位道親的最佳方法,也能正確掌握節奏來引導大家精進,「他在抓這個時間點、這個緣真的是很厲害。」

李清南(左一)談起第一次上臺講三寶的情況。左二為吳連平。

應當要做的就應該把握

民國七十二年,六十五歲的施前人毅然決然的帶著人才開荒泰國。在語言不通的環境裡,他以教外丹功為引,一個月內招來百多位對養生感興趣的有緣人,他告訴眾人:「打外丹功只是對身體好而已,我們身體內尚有一無形無相的靈性,要這靈性光明才代表真正的健康,但這靈性的光明要靠上天才有辦法,也就是要透過求道、修辦道才能徹底讓靈性光明。靈性光明加上身體健康,才是真正的幸福人生。」隔年,泰國的佛堂成立,前來求道者超過四十眾。

民國七十三年施前人於泰國公園練外丹功。。剛到泰國開荒時,便是以外丹功為引,招來對養生有興趣的有緣人,告訴他們應當追求的不只是 身體上的健康,同時擁有性靈上的光明,才是真正幸福人生的真諦。

當國外道務穩健拓展,一路從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泰國、越南、柬埔寨,到緬甸都有佛堂後,對回國訪道者而言,住宿成了最大的問題,為此,他常向上天祈求能覓得一處中心佛堂,終於,民國八十年,在泰國泰德佛堂開壇前夕,順利集結道親們的力量買地、民國八十五年前後興建,第二年秋祭大典時開壇。 不只是在道務上如此,五十五歲那一年,當他察覺開車是未來的趨勢時,他身先士卒的將駕照考出來,「我都能考到了,你們怎麼不行!」鼓勵道親不分男女老幼,都應當如此。

不只是他到八十幾歲,都還開著車四處去訪道,受到他影響的道親,到七十幾歲都還在開車載人去聽班,為此元長地區的老道親對他讚嘆不已:「我做夢都沒想到自己一把年紀了還會去學開車,還開到現在,他真的很有前瞻性。」

右起李重雄、李金林,元長地區的資深壇主,提起施前人十分感念。

安貧樂道,以道處世

「三清四正」是他不變的行事準則。

早年與姊夫合夥開見效堂藥廠時,曾遇鄰居拿地契來向他抵押借款,在了解是因為生活困難才有此舉後,他退還地契,並拿出一筆錢借給對方,說:「田地是你們生活的依據,你拿來抵押,你們以後吃什麼呀?」

行醫時,出外看診,如遇到患者家中僅一坤道在的情況,他就不進門,遇到病人拿不出診金時,他會告訴病人不要在意,把藥拿回去吃,先把病治好才是最重要的。

「如果你能貪得全世界的錢,再來貪吧!」他總是如此告誡家人。早年施明統曾被遊說去做詐賭的工具,那豐厚的金額頗令人心動,當他知道後,立刻斬斷弟弟的念頭:「你為了賺這幾百萬,害死多少人,他們家破人亡,這個帳,你擔得起嗎?」

「其實我爸破產過很多次,為了經濟和道務我們常搬來搬去。」回顧小時候搬家的眾多經驗,其中,施洽源點傳師印象最深刻的是從土庫搬到埤腳的那一次,「下午下課的時候喔,你就往牛稠腳的方向走,會先到埤腳,到那裡你就問人家一下。」當時讀土庫國小二、三年級,那天早上出門上學,母親便交代要搬去埤腳,「那天放學我真的是沿路問才回到家。」

在富裕的環境裡,事事以道做為準則就不容易了,但在匱乏的環境中,仍能堅持以道為行事準則者,就更不容易。

衣服縫補後繼續穿,物品修整後繼續用,他對自己的生活一切很儉樸;然,對道親的關懷卻熱情親切。有好吃、新奇的東西,第一時間就會拿去跟眾人分享,家裡隨時備有飯菜,遇來訪者一律招呼用飯。言談中處處流露出道心,行止中處處是對道親的關懷。

這麼一位長者的逝去雖令人遺憾,但他示現給大家「老了、凋零沒關係,回去時能輕輕鬆鬆、歡歡喜喜才重要」,這「看得開、放得下」的精神,將持續發酵,讓人受用無盡。

施洽源點傳師回顧小時候經常搬家,有一次上午上課要出門時,母親便交代要搬去埤腳,要他一路問回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