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循前人的腳步修辦道 – 蔡金城前人
以身作則,人才永遠的典範
「因為這樣的要求,我們都很守時,而且不只是自己單位開班的時候,連和其他單位開聯合班時,我們也是最早到的,有時候服務人才都還沒到,我們就先到了。」
那一年,王順定前人歸空,大臺北地區的道務決定分開來辦,何宗好老前人指示高雄派一位點傳師上來接王順定的道脈,於是,原本負責鼓山地區道務、後天經營油漆行的蔡金城,在陳榮得前人的授意下,前往負責,開始了三週在臺北、一週在高雄的生活。
不論站在什麼位置上,心中永遠有前人
風塵僕僕來到臺北,與當時負責北縣道務的三位壇主人才見面、了解運作狀況後,便回高雄跟陳榮得前人報告。突然見到他回來,陳前人劈頭就問:「叫你去負責北縣的道務,你怎麼回來了?」
這對當時家人、事業都在高雄的蔡金城前人而言,是個非常困難的決定,尤其那時在中鋼承包了工程,事業上正是需要全力衝刺之際,但向來尊重前輩者指示的他,在受命後,就放下工作北上,並在對情況初步了解後,即刻回報給前輩者。
「他出告反面的功夫做得很好」就算後來成為一方道務的負責人,甚至被加諸前人的稱號,在他的心中永遠有他的前人在,「每次回到高雄都會回去找陳前人,把情況跟他報告,如果回到高雄的時間已經晚了,前人睡了,他就會在隔天清晨、前人還沒起來之前去等。要再去臺北時,也會去報告,問有沒有什麼指示,才出發。」
對於前輩者的指派,沒有第二句話,去做就對了,隻身前往臺北的他心中非常清楚,既然是為了道務,便不在那裡發展後天事業,道務就是他的全部。之後又因為前輩者一句「你北縣的道務都還沒給人家做起來,怎麼可以出國?」讓蔡前人毅然決然不跟進當時海外開荒的熱潮。
遵循前輩者定下的規矩
這是發生在蔡金城還是人才的時代、在高雄地區修辦時的事情。
原本,他並沒有被選進由王順定前人主班的壇主人才班,當天早晨,同單位中一位原本要入班的壇主臨時有事,便將名額讓出:「既然有這個機會,你就去參加吧!」
「我現在不能走。」一大清早,工人都還沒來,該做的事情沒有交代清楚,讓身為工頭的他走不開。「沒關係,你交代好再去就行了。」這麼難得,對方希望他不要放棄。
等到他交代完工作,趕到佛堂時,已經超過該入班的八點,開班了!王前人要求人才把門關上,不准任何遲到者進去。「原本沒有安排我參班,臨時通知的時候,我還在上班,所以才遲到。」但他也知道遲到就是遲到,沒有什麼好說的,就這麼站在門口,等到班會結束才得以進入請罪。
「從那次以後他就要求自己,也要求人才」吳順章點傳師跟在他身邊學習多年,常聽他以這個自身的故事來叮囑後學,「後來有一次開班,年紀最長的壇主葉天才遲到,他一樣是命人擋下,不管是誰都沒得商量。」
「因為這樣的要求,我們都很守時,而且不只是自己單位開班的時候,連和其他單位開聯合班時,我們也是最早到的,有時候服務人才都還沒到,我們就先到了。」陳瓊華提出這樣的佐證,說明前人的典範對後進影響之深。
觀察細微,適時切入的教導
「剛開始的時候,各單位中心佛堂的駐壇人員裡,只有我們的中心人才是乾道,很多坤道表示要來學習,都被他拒絕」那一年北上接掌道務,所進駐的中心佛堂沒有人才,家人未一同前來的蔡前人非常堅持由乾道來駐壇,這也成為吳點傳師能跟在他身邊學習的契機,「他認為同一個屋簷下,一乾一坤容易造成誤會、被講話,所以要避免。後來人漸漸多了,他也會要求前來服務的坤道不可以只有一位。」
對男女清十分堅持的特性從他還在高雄時,就已展露出來。有次一位先生已經過世的坤道壇主,在聽完班後,搭了一位乾道的順風車,他看到了,隔天便跟這位說:「陳太太,沒有錢坐車嗎?我這邊有,可以拿錢給你坐車。」那位太太聽到後,從此不敢讓乾道載。
聽班時,他發現有一位乾道上課不做筆記,下課時跑去跟一位有做筆記的坤道借,他義正辭嚴地告知那位乾道:「你是來修道,不是來談戀愛的喔!」讓那位有能力自己做筆記的乾道明白這麼做給人的觀感並不好,並就此改正。
在最容易疏忽的小細節、最容易讓人覺得沒什麼的地方,他仍恪守這個規矩,絕不輕忽怠慢。
訓練人才,從基礎做起
每個早上,獻完早香、吃飯前,他就會要求人才練習叩首,他會以不急不徐的節奏拍手,一直拍,要求人才跟著他的節奏,一叩一叩的往下唸,只要他沒停,人才就要一直唸。除了節奏要對外,他同時也要求聲音要宏亮,因為:「練要練大聲,那種讓佛堂裡每一個人都能聽清楚的大聲。為什麼讓你們練習的時候一定要大聲?如果你練習的時候都練小聲的,遇到大場面時就沒有辦法唸大聲,你平常練習大聲,要小聲很容易,但是你練小聲,要大聲就沒辦法。」
「跟他出門的時候要很用心記路,第一趟他會走在前面帶你走,第二次要去時,他就叫你走前面帶他,他不要人才跟在後面,而是要人才在前面導引」吳順章點傳師分享當時被訓練的過程:「第一次一起出門時,他沒說,我也不知道,根本沒在記路,就輕輕鬆鬆跟在後面,沒想到第二次要去同一個地方時,他就要我在前面帶路,我只好一邊走一邊看,緊張得不得了。」
他理想中的壇主人才應具備有敏捷、主動的積極特性,他常說:「你看人家在做事情要用心看,看過就要學會,一定要做到人家才起頭,你就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。」從細微處去觀察、主動找事情做,正是壇主人才在關懷道親時的基礎。
人才沒做好都是教導者的過失
「他對新道親很客氣,招待一流,很親切,但對壇主人才要求嚴格。他不會罵人,當你做錯事他會很自責,認為是自己沒把你教好。」
過年期間,位置相近的幾個單位會互相拜年,那一年,基隆單位的許萬益點傳師帶人才來拜年,當時在場的兩位壇主要負責初一的守壇,所以在客人拜完年後,只把人送到佛堂五樓的樓梯口,想說樓下還有兩位人才,便沒有下來。當客人到四樓客廳的時候,蔡前人留住兩位客人,請他們稍坐休息一下。
兩位原本在樓下的人才看到有客人來,便趁空檔到三樓廚房準備午餐,沒注意到客人下來,也不知道沒有人服務,客人坐了一陣子,便告駕返回。對於沒有人送茶水、毛巾、水果來招待客人一事,蔡前人十分在意,客人離開後他便回到位在三樓的房間,將自己反鎖在裡面。
同在三樓準備中餐的人才聽到聲響,好奇過去一探,聽見他在房間裡直唸著:「我真是太失敗了,把人才教成這樣,客人來了也不知道要送毛巾,也不會招待……」這才知道客人回去了,一想到到自己的過失,兩人很自動的跪在他門口:「前人慈悲,後學過失,請前人原諒。」但他卻怎麼也不肯開門,兀自氣惱著自己不會教人才。
有一年在士林開班,當天的班會是由仙佛現身講課,開班的佛堂在樓上,樓下的廚房裡來了許多人才幫忙,整理的時候聲音稍微大了些,他叫人把當天的總務找來,早期便投入道務運作的陳瓊華講師回憶被找去後,蔡前人厲聲的質問:「你的耳朵怎麼了?那個廚房那麼吵,都沒有去看喔!」
在他的概念裡,人才一定要教,但是當人才有缺失時,負責教導的人也有責任。
「可是他在教的時候不會都是同一種方法,」每當有壇主人才來訪時,他都會命身邊的人才準備點心,吳點傳師還記得那次被交代烤土司給壇主吃,正是生平第一次操作烤麵包機:「那是我第一次用,根本不知道怎麼弄,第一次烤出來的土司有點焦,吐司跳出來後,他也不直說這樣不行。」
在所有壇主的面前,他僅是淡淡的問了一句:「這樣烤好了嗎?」吳順章單純的以為這樣的意思是還沒烤好,第二次烤的時候,把溫度又調高了些,烤出來的土司自然就焦掉了,弄得他是又好氣又好笑:教到你們這些頭腦都不知變通。」那時剛好也在場的陳應樹前人就幫忙解危:「你也知道他是鄉下孩子,你那樣跟他說,他當然會以為你是說還沒烤好,既然沒烤好就把溫度調高,哪裡有錯?」
「從那次之後,他對我交代事情時,都會很直接,讓我聽懂。」知道不同人的特點,並以不同的方式來教導,這是他對人才的體貼。
為道親,親身試驗以解惑
偶然聽到壇主人才在討論廟裡牽亡魂一事有多靈驗,蔡前人便前往了解。當對方要填亡者資料時,他使用自己的名字,以求道日當作往生日,實際去試驗。
那位異能者就開始跟他談這位,說這位在世時有幾位子嗣,男的有幾個、女的有幾個,但資訊明顯有誤,當他說不對後,對方又說可能剛好是同名者,又轉往下一殿去查探,果真又找到一位,就這麼反覆了兩、三次,「哪有那麼剛好的事情,牽到哪一殿都有一個叫蔡金城的人,而且還都是同一天死的。」從此打破大家對此事的迷思。
「他很喜歡看經典,喜歡拆字,喜歡跟大家分享,」吳點傳師記得,每當有道親來訪,他會先關懷他們日常的瑣事,再引用經典成全,「我們道親都嚇到不敢來,一來他就開始成全,成全到中午留你下來吃飯,吃完飯又繼續講,當時的壇主又不敢跟他說下午還有事情,就繼續聽他說,他也不用休息,就一路說到要吃晚餐的時間。」
「老實說,我們前人有時候真的很囉嗦,每次班結束叮嚀大家時間不早了,趕快回家,結果又跟你說這說那,一、兩個小時後才讓人走,」對於他叨叨絮絮的關懷,陳瓊華亦印象深刻:「如果班結束就立刻跑,隔天他遇到你還會問昨天有什麼事,怎麼走那麼快。」
「他雖然待人嚴厲,但只要我有下南部,一下火車,就會看到他在剪票口」跟在他身邊協助道務多年,至今陳瓊華仍十分感念:「他就在那邊等,帶我去吃飯,等辦完事情要回家的時候,他一定也是到火車站送,所以前人走後,我有很久不敢去高雄。」
因為感受得到他的好,最後幾年他生病時,總是有很多道親去醫院看他,要是知道他需要輸血,還會有很多人在那裡等,準備要捐血給他,大家都認為:如果我的血能讓前人用的話,那就是一種榮耀啊!
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,視錢財如浮雲
儘管年紀稍長何老前人幾歲,對他老人家仍非常敬重,只要知道他要去王葉點傳師在陽明山的別墅泡溫泉時,都會買日本的水蜜桃、富士蘋果,或一之鄉的蜂蜜蛋糕去探望。
「這些都是他自己出錢,他自己要用、要送人的東西都是用私人的錢,有時候他身邊沒錢,會跟我借,回高雄後,手頭一寬裕,會立刻把錢還給我」這樣的行止讓吳點傳師謹記在心,「他真的把錢財清做得很好,尤其對自己很嚴謹。」
「他身體愈來愈不好的時候,被接回高雄靜養,當時他心中想的、念的都是道產的處理,一直要大家把寄在他名下的道產趕快轉移好。」身為當時負責該事的四位人才之一,陳瓊華感觸良多,「我們處理好後,特地將清冊拿去南部給他過目,沒想到人還沒回到臺北,他便過世了。他就是不放心這個東西。」
吳點傳師對當時的景象也記憶猶新:「中山北路是在他的名下,他要歸空前,等過戶大約要兩個月的時間,那時他已經是末期了,癌症末期是很痛苦的,但道親來看他時,他從沒有苦著臉過,都是笑著成全道親。」
因為他的要求,除了三清四正外,開班最守時、廚房沒有聲音也是該單位最令人津津樂道之處,也因為這份對前輩者的懷念,直到現在,逢年過節時,王前人、陳得點傳師、蔡前人三位已歸空的前人墓前,都會有成群的道親去打理。
一位大德者雖已逝去,但他留在後人心中的德性,卻是永不褪色的回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