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世迷與出世迷吳老前人吳老前人講道集

入世迷與出世迷 8-5

一九九三年五月廿二日于洛杉磯美興聖堂

由物質生活所引來的物欲,就是人之所欲,有眾生四相:貪婪無厭相、嗔恚分別相、痴心妄想相、愛執不釋相。

貪婪無厭相:永遠沒有止盡,不知足、不知止。吃飽了飯,又想這個、又想那個,剛滿足沒兩天,又不知足。就像難民一批批來到美國,一開始只希望「能夠維持生活,我就謝天謝地!」因為在原來的國家生活多災多難,很多人都遭了劫難,能逃出就知足了,我能到美國,能吃飽飯,能得到自由,已經很好很好了,我不想其他的。

來到美國一年、兩年之後,是不是原本的希望膨脹、擴大了?不是單單得到自由、吃飽飯而已。在美國,物質生活很豐富,看到人家過的生活,心裡非常羨慕,漸漸就追求這種生活,這一追求,往往是沒有限度的。

才剛覺得現在住的已經很好了、滿足了,不超過幾天,又要動腦筋。銀行裡存的錢,已經有幾個零了,還不滿足,希望後面再多加一個零,最好再加個零、再加個零……,這是永遠無法滿足的。因為永遠不滿足,就讓物欲牽著你的鼻子走,「物質使喚人」,就是這樣子!

我們穿衣為的是什麼?保護身體。哪個要緊?是身體還是衣服?原本穿衣服是保護身體,但以現在來講的話,人保護衣服,人變成活的衣裳架,到底是哪個重要?衣櫃裡可能有十幾二十套衣服,有的一年還穿不上一次;我有十幾雙鞋,早上、晚上一天要換幾次?你穿上這衣服,穿上這鞋子,有點髒,就趕緊弄弄乾淨,要是這個衣服很貴,你還不能隨便坐,人變成活的衣裳架,為了衣服服務,而不是衣服保護人。這裡面還有其他問題,大家變成在比賽,你那樣,我就這樣,你比我漂亮,我就要比你還漂亮,你比我好,我就要比你更好。在物質生活上競爭,永遠沒有止境,永遠不知足,這就叫做「貪婪無厭相」。

嗔恚分別相:你爭我也爭,這裡面就產生了爭名奪利的問題。在名方面,你壓過我,我不舒服,我不肯甘拜下風,我一定超過你,你也不甘下風,你也要超過我。官是愈做愈大,錢是愈花愈多,自己真正受用的,實際上非常非常的少,甚至完全沒有受用。你在做什麼?你的人生已經「迷」了,你就這樣度過人生了。

一切爭名奪利,都從貪婪無厭裡產生,這個就叫做「迷」,「爭」就是從這裡產生的。比較心一生,人家不如我,我瞧不起,人家好過我,又嫉妒,度量非常的小。世界上的事情,總想要獨佔鰲頭,排在前面,這個嗔心、比較心非常大,強想越強,高想越高。我在高的時候,如果他也想高,就想辦法把他打掉;我發財,最好他破產,要不這樣,我怎麼發財?大家看報紙,這些商業的宣傳,都是唯我獨尊,我的東西最好,實際正在騙人,言過其實。

就像在日本買東西一樣,買一件小小的東西,包裝是一層又一層的紙,一個又一個的箱子,包裝得那麼大、那麼漂亮,還繫上一條七彩的帶子,但是,裡面是非常不值錢的小東西,這叫做欺騙顧客,實際是玩手段。我不是要你的包裝,我要你的東西,可你東西不值錢,包裝值錢,你在幹什麼?欺騙顧客!在商戰方面興這套,做生意是戰爭。

現在是不是講究名牌?名牌究竟比不是名牌的東西真正好多少?當然一定有它好的地方,但價錢可能差好幾倍,值得不值得?這裡面就是分別相。在大陸來講,名牌的眼鏡,商標貼在鏡片的正上方,也不曉得看東西方便不方便,就顯示我的眼鏡是個名牌,這叫做「分別相」,我的是名牌,你的不是名牌,這裡面有嗔恚的成分,在相互比較。世界上,小自家庭不和,大至國際戰爭,完全是嗔恚分別之心,「戾氣」就從這裡面產生了。

痴心妄想相:在社會上不論做哪一行,一定要有這一行的條件,這是最基本的。這個條件,你要是不具備的話,想成功、想做大的,根本是妄想。這裡面就會產生投機取巧,你騙我、我騙你,但結果是不能持久的。做生意,是不是講資本?產品,是不是講技術?我做一個工作,是不是要學過才敢做?中學生不能冒充大學生,小學生不能冒充中學生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我有什麼條件就做什麼事,這樣最穩健。但是,人總是癡心妄想,心非常的高,每天在做夢。

常言道:「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」,為什麼不如意?因為你癡心妄想太離譜了,結果是不如意。你能不能安分守己?我的條件如何,按我的本分去一步一步走,你不要想大的,想大的恐怕你吃不消。社會上就有很多想大的,結果怎麼樣呢?不只是破產,還要跳樓,很多啊!是不是有好多人失敗之後,性命不保?是不是爆發以後,結果是個慘劇?給人家謀害、謀殺,登了報紙變成新聞。這就是在條件不夠之中,你想爆發,在發白日夢。有的時候,偶然之間,你爆發了,但這個不能持久。

大家要記住:人有命,你不能不相信,君子不和命爭。人生有命,富貴在天。命富,窮不了;命窮,富不了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我們現在所受的,是前生所做的。大家都想做大老闆,又會中文、又會英文、又會臺灣話、又會日本話,甚至世界的語言都會,我非常了不起,但是,我給老闆打一輩子工、做工,這個老闆,我就是瞧不起他。你不要瞧不起他,雖然他連名字都不會簽,但他就是你的上司,他有一個中文秘書,一個英文秘書,你沒辦法!他就有這個機會,你不要瞧不起他。實際社會上有很多了不起的大老闆,很多不如下屬。過去在中國,發財的地主,很多都不識字,糊裡糊塗就發財,這個財也不曉得怎麼發的,這就叫做「命」。

前生善因要是多的話,這一世注定要得善報。前一世你若是救人救得多的話,這一世一定有貴人來找你,這世報答你。前世你若是刻薄的話,這一世你要受罪,沒有發財的命。看著人家過得很舒服,心中憤憤不平,為什麼上天不公?不是不公,今生所受的是前生所做的。我明白這一點,這一世我做好事,肯定下一世就好過這一世,「善有善報,福有攸歸」,的確不錯!

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這是佛教的宗旨,你這麼做的話,下一世好過這一世、下下一世好過下一世……,也許你有一世可以當皇帝、當總統,但是不要忘記,你還在輪迴之中。

無論如何,你在輪迴裡面要繼續下去,善有善報的話,只是有限度的幾十年,報完之後,看你這世怎麼做,再決定後續之報。所以癡心妄想,就是「不知命,無以為君子」。

愛執不釋相:你執著一件事情或者是人或者是物,很喜歡,不肯放手,為了喜歡的,可能犧牲一切,有的人為情,雙雙自殺,有的人為物,玩物喪志。對人或者事或者物,有一種偏愛,先由貪開始,結合嗔,結合癡,最後抓著「我」不放,被一個「愛」所「執」。

這種東西你愛得不得了,抓住!這就產生一種邪欲,不是正欲。好像酒色財氣,完全是邪欲,因為你放不下,放不下酒,放不下色,放不下財。或者你有一種趾高氣揚的氣,總是自己抬高自己,有己無人,總是一言堂,我說了算,大家要聽我的,有領袖欲、佔有欲,這都是邪欲,都是愛執不釋,不放手!

因著貪、嗔、癡、愛,產生很多眾生相,在社會上忙忙碌碌的這些人,在馬路上跑來跑去的這些車,來來去去像流水這麼忙,大都是為了貪、嗔、癡、愛而忙碌不已。

在貪婪無厭裡面產生爭,在嗔恚分別裡面發生暴戾之氣,或者癡心妄想,或者為某一件所欲所愛,我不放手、我在追求,這裡面,社會的眾生相就產生了。

《請接續【入世迷與出世迷】8-6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