種籽人物志

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 – 陳帶前人

誠於中行於外的修行功夫

「他對於看重的人才,就會磨練、要求特別嚴格;對尚未發心的特別好。還會很明顯地讓你發現,兩相對照下來,看你會不會發脾氣。」「他可以一整天無視你,其實暗中觀察你心性的起伏,判斷你是可用還是不可用,非常厲害。」

陳帶前人,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的行道者。以真知灼見領導一方道場,以不言而教培育人才,相信透過班會教育能喚醒眾生性靈,相信誠心懺悔能改變個人心性。是以,在雷厲風行的作風裡,藏有對人才的關愛,在首開先例的班會裡,藏有對修辦的期許。

他強調務本的重要性,認為道在我們的心中,誠於中,形於外,便能在日常生活中,時刻流露出道的珍貴,展現出道的涵養。

陳帶前人

蒙受神恩的引度過程

「除非香爐浮字,證明天道是真,否則勿再來此紛擾藥局生意。」虔誠信仰基督的他,義正嚴詞的對多次來成全的薛福隆前人開出如此條件,沒想到果真應驗,求道後即虔心修辦,開創出道務新風貌。

年輕時以魔術、跳舞吸引人潮,替堂叔公陳宗龍先生經營的陰陽堂製藥廠推銷藥品,不出幾年,在這行中聲名大噪,因而擁有「魔術仙」、「跳舞仙」、「阿帶仙」的三仙稱號,其後成立竹塹堂西藥房。求道當年即在六甲租屋,設立佛堂。

有一次參加仙佛飛鸞班會,臨壇者為南極仙翁,冠頭詩即開示他為仙翁身旁的白鶴童子,莫怪乎精通藥理。仙翁指點來歷後,勸其借假修真,不要在紅塵中流浪生死,從此,捨身辦道,積極度人。

充滿震撼的人才訓練

早期道場最特殊的,就是由仙佛來成全。透過三才,或現身,或開沙,充滿著神秘氣息,自領命後,民國四十三年便發現三才的斷層問題,因此請示何宗好老前人,成為第一個訓練臺灣道親子弟練三才的遠瞻者。

「其實跟在他身邊很自然就會走上三才的路,」曾跟在他身邊擔任人才的陳福源點傳師說道:「那時候人才很多,而且都是年輕的。」同時提到,道務的發展真的需要年輕人,從年輕時開始磨練,能夠確實跟在前輩者身邊學習,最後只會有兩種結果,一是真的體悟到其中的真義,另一種是體悟不到,非常極端的兩種結果。前者會在此扎根,一直向上伸展;後者會離開道場,從此不再見面。

「他對於看重的人才,就會磨練、要求特別嚴格;對尚未發心的特別好。還會很明顯地讓你發現,兩相對照下來,看你會不會發脾氣。」白常寬點傳師對此印象亦非常深刻:「他可以一整天無視你,其實暗中觀察你心性的起伏,判斷你是可用還是不可用,非常厲害。」

陳帶前人與三才合影。左為馮景祥前 人,右為陳崇旗點傳師。興毅在臺灣 三才始自隨老前人來臺的張常江,隨後有葛景濤於十三歲時來臺, 民國 四十三年時已年屆十九歲,不適合再 擔任竅手, 因此陳帶前人請示老前人後,准許找了四位小孩(未滿十四歲者),著手訓練三才。陳崇旗於四十四年三月由母親領往陳前人處訓練天才成功後,配合毛文瑞、馮景祥為地才,陳前人自己當人才,全省開班。

「遇到關鍵時刻,他都會看你是要向上還是要向下,給你機會選擇,他不會勉強你,但是會逼你走上面那條路。」這是前輩者的苦心,想方設法就是希望後學能精進,「如果不站上那個位置,站在下面,你永遠不知道在上位者在想什麼,他這麼做的意思到底是什麼。」

陳點傳師進一步說明其中的道理:「從上面看到的那邊,跟從下面看到的那邊絕對是不一樣的。當我們站上那個位置之後,才會看到他所看到的,才會體悟到為什麼要互相包容,為什麼要互相體諒。前後相隨、遵前提後的道理,就是這樣來的。」

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培育人才方式,就當時而言,能在人才尚未察覺前,便看出其潛力,繼之積極督促其向道,也許一開始其苦心令人無法接受,但事實證明,開出的花,芳香宜人,結出的果,甘甜鮮美。

陳帶前人(左一)與負責北部地區道務的白金龍點傳師(右一)、負責新加坡道務的白常寬點傳師(右二)、負責美國道務的楊幸平點傳師(右三)合影

聞聲救苦的修煉

南海古佛的精神中,最重要的是聞聲救苦,那種一聽到對方需要,便馬上放下手邊的事情,立刻前往的精神,是度人必備的。在他的觀念裡,這是可以修煉的。

「喂,你馬上來。」沒有第二句話,立刻掛上電話,不論何時、何地,不管你人在國內、國外,手邊正在進行什麼工作,一接到電話,馬上就要到。「這個電話也很奇怪,當你忙的時候就會接到這個電話,當你空閒的時候就不會接到。」

這樣的經驗多到數不清,白點傳師最常遇到的是一大早接到這樣的電話,趕過去,他卻沒有任何異樣,泡茶、聊天,當作沒有這一回事,好不容易撐到中午,想說可以回去了,沒想到卻招呼吃飯,吃完飯還留人再坐一下,「最後還是什麼都沒講,就這樣給你折磨一天,那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?」

做一個菩薩的人,一聽到聲音,馬上就去,那種精神,就是「聞聲救苦」的菩薩精神,「他希望你修道就要有這種精神,他不跟你講,但透過這樣的磨練,就讓你把這種精神培養出來,才可以去做度人的工作。」

一開始在心性上尚缺修養時,心中難免會有怨懟,慢慢地,這個稜角會被磨圓,最後以平常心看待,這項功課就算完成。

陳帶前人認為修道就要有聞聲救苦的菩薩精神,透過培養與磨練,即可具備 此種特質,才可以去做度人的工作。

不溢於言表的關懷

早期的環境吃素是非常不容易的,四處巡視道務時,他總是直接告訴人才準備一、兩粒粽子灑上醬油,再加上一碗薑絲湯,無須多費心思在準備吃食上,只因他認為著重點是「努力辦道,而不是辦桌。」同時也疼惜人才,不要讓他們為此分散心思。

「早期的時候我們都想不透,他說要吃粽子,還指定要到我家吃,那時候聽了很奇怪,從六甲開車去高雄,再會吃也是吃一、兩粒而已,來回的油錢都比在附近隨便買兩粒貴上許多,而且他的習慣是吃完就要走,大家都覺得受不了,可他是前人,一定是以他的意見為意見,一開始真的是心裡很不舒坦,但慢慢的去體會,就會發現他的用心良苦。」

很多事情都不若表面所表現出來的,當時陳點傳師剛退伍沒多久,聽聞他身邊需要人才,決定去學習,沒想到才多花幾個月學習駕駛、考取駕照,又說不需要人才,因當時已準備妥當,仍按原定計畫前往了愿。時不時接到這樣的要求,花上大筆的油錢就為了吃粽子,這讓他感到疑惑,難道自家包的粽子真有這麼好吃嗎?

後來才發現前輩者的用心竟是這麼深,當年剛搬到高雄,家裡的經濟壓力十分沉重,雙方家庭認識多年,怎麼可能不知道對方的狀況?撥個空去走走,看看大家是否康泰、生意是否順利,說不出口的關懷藏在令人費解的行為中。

「那是前人對後學的慈悲,」這樣深的心思他已然看透,「因為從小就跟前人認識,前人很清楚我家的環境,他表面上是說要犧牲,可是對我還是很照顧,看到後學家裡的情況,如果又少一個人在賺錢的話,他也是很擔心。他不會直接跟你說,也表現的不明顯,一定要很用心去體會才會發現。」

一沙一世界,一花一天堂

裊裊輕煙,撲鼻清香,喝下一口,潤喉回甘,相顧無言又何妨?延續何老前人的習慣,他也喜歡在和後學一同品茗時,親自動手,「來來來,我泡茶給你喝喔!」這就是道風的傳承。

泡茶時首重心靜,每一個步驟都需要講究,經過反覆的沖泡,茶葉才會舒展開來,才泡得出茶的味道。「這就像是當一個人才,經過培訓與磨練後,才能夠自然將道法流露在仁義禮智信這五常之德中,發出去以後,才能夠每一個人都回味無窮,這就是他要我們從喝茶中體悟的道理。」

後來道場裡上行下效,泡茶的風氣漸漸興盛,「結果都講現實生活裡面的事情,不是講道,可惜了前輩者的一番苦心。」

郭武益點傳師也分享了一個尚未領命前,跟在他身邊的小故事:「有一天獻早香時,摘了一大盤的蘭花,準備要拿到佛堂供佛……」香花供佛的心,人皆有之,馨香盈懷,讓他直覺地吸了一口氣,「沒想到在一旁的前人看到了,不讓我把花放上佛桌,問我這花是要用來供佛,還是聞香的?點醒了我。」

簡單的一句話,延伸出無盡的道理,不論是什麼事情,初心最重要,一旦有所沾染,便將萬劫不復。因此他鼓勵後進應當「固守本分」,著重內修,多來佛堂聽道理減少習氣,同時內修顧本,才稱得上是「辦道辦得好的人」。

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

傳統道場是一人天下,直接發布命令,前輩者說要做就必須去做,再加上他不張揚的性格,從不說明何以為之,自然受到許多非議與指謫,有一次,一部分的人離開了,他的心受到衝擊,選擇暫時隱遁……

「那一陣子,每次要點道跟他請示他都不出來。」灰心喪志之際,幸賴仙佛慈悲,某一天早上獻完香,天才走路像老人家一樣,就這麼坐上那張仙佛椅,當天負責早獻香的謝以雄點傳師,一看情況就知道是仙佛現身。仙佛上座後,一聲:「陳帶!」謝以雄點傳師回答說:「前人不在,是不是我去叫他?」「不用,我來的時候已經叫他來了。」他心想:奇怪,不知道是真的假的。

過沒多久,傳來叩叩叩叩的腳步聲,有人上樓了,來人正是陳帶前人,一探頭看到仙佛坐在那邊,便轉身下樓,仙佛伸手招了招,他倒著走上樓後,立刻跪下來,在仙佛的當頭棒喝下,他跳脫出那份沉痛,重新回到修辦的行列。

多年後,在何老前人歸空時,他再次面臨相同的問題,「道務做到這樣,他非常懺悔,認為是自己做不好,造成人與人之間不能在一起,他非常自責。」這次,他背負起所有的功過,面對一切,幸賴吳靜宇前人的引導,從那時開始,他發愿每天早晚獻香後必叩首三千三,實心懺悔,並在書房懸匾「面壁思過」,時刻自省。

「他是用誠心在叩首,一叩一叩都很實在,一點都不趕,一輪下來就是五十分鐘,」跟在他身邊的人才都知道,就算是到了國外,他也沒有休息過一天,「可是他不會勉強你跟他一起叩。」從發愿的那天起,他轉換了自己的心境,也改變了道場的風氣。

一位前輩者的叮嚀

這一生,他所追求的,是道盤的鞏固、道務的推展;他所在意的,是內心的修煉,自省的功夫。

從他所重視的「再覺金鐘」、「道德新知」、「修道方策」等班會中,不難看出他對心性修煉的重視。「我們入班聽經一定要用心,聽了五教經典的經義,當下,正知正見是豐富了;但法會結束後,離開佛堂回到家裡,就什麼都不記得了,脾氣仍然很大、講話顛三倒四,壞習性照舊。」他總是感慨著:「沒有提升自己、改正自己,不如不要聽班,不如不要講道。」

「辦道是為了要學道、修道,在行的當中要內修,」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,這是他所強調的,「由內而外修比較難,因為有累世的業力和因果,所以我們要由外而內來修。」他提供了具體方法,鼓勵大家用清靜心來度人。

「為了讓眾生能了脫生死,這時你的心靜下來了。你辦道、開荒,這會幫助我們內修。藉由行道、辦道、受考的過程,來去掉我們的妄想、執著,來淨化我們的內心。從外王開始,轉內修,做到真正的內聖外王。」他肯定受考的修煉,認同受過考的人,比沒受過考的更接近成道,「對於人生中的逆境,我們要感恩,感恩上天有機會讓我們去掉這些冤孽。」

「要相信因果,自省為貴」這也是他極力達到的境界,時時觀照自己的本性,「前世的因緣,今世要來了斷;今天修的障礙,可能是前世的因果,或是昨天的對待。」他告誡大家要時時自省,不要怨天尤人。

不只是透過班會的教育,他以一生來實踐對後學的教導,示現真修實練的功夫,及誠心懺悔的意涵。

民國八十三年,座落在嘉義三界埔的「興一講堂」落成,開壇之日吳前人夫婦與一貫道總會的前人張培成、高斌凱蒞臨,用餐過程中,他送總會的兩位來賓離去後返座,用完甜點起身:「吃飽了,回家!」話一說完坐下,接過人才遞上的毛巾,蓋在臉上後,便已圓寂。

在場所有人皆感錯愕,怎麼會如此安然西歸  母懷,坐脫回天!後來在送他到六甲家中安置的途中,司機竟走錯路,不知不覺一路開往青山。坐落在東山鄉,當時尚在建設中的中心佛堂,正是該單位「東山再起」的精神象徵,也是他心中最後的牽念。

「像是早就知道一樣」當天同在現場的郭武益點傳師說:「上臺時致詞就宣布以後道務如何安排。」在最後關頭,他心中所思所念,仍是道務,令人敬重。

嘉義三界埔的興一講堂合影,諸位前人坐在第一排,但人群中再也找不到陳帶前人的身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