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老前人慧心格言

自以為了不起,德薄;
自以為不如人,德厚。

讀後心得迴響~~

一、有兩位同修對話:
A君稱讚B君說:敬「正港修行人」,B君笑答:難道還有「負港」或「邪港」?那豈可稱得上修行人?給個正名,叫「羞形人」吧!
為什麼是「羞形人」呢?表示慚愧及謙卑的體現,慚愧的是,歷世輪迴所造諸惡業及今世所造諸惡業,有多少無明就有多少罪,每日志心懺悔,尚且不足,豈能驕傲自大!自大成魔,狂傲成魔,這是魔因,不可不慎。
《易經》說到「謙謙君子,卑以自牧」,這說明了道德高尚的人,多以謙卑的態度修養自己,例如令人敬仰的德雷莎修女、愛因斯坦、牛頓等等皆是。

二、師尊慈語:「修道要能夠學習去浮華、返樸實、抱元守一、明哲保身,能夠處於卑陋之處…」,所以要能縮小自己,時時將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,不自誇不自滿,韜光養晦,所謂「滿招損、謙受益」,為什麼有空?因為有滿,當你空了,並不是因為你什麼東西都沒有,你空了,是因為能虛其心,滌除了虛幻不實的妄想心和名利心,不會被自己帶著的東西纏住,而真正讓自己靈性提升,所以能受益。

三、老子也以「上德若谷」比喻謙卑之人的胸懷若像山谷那樣深且廣,便是最高的德,因為不自大不驕慢,不自私自利,所以隨時能改善自己,戰勝自己的弱點,讓自己不斷進步,可以說謙卑是進步的動力,更是完善自我的動力。

後學  林岑黛 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