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老前人慧心格言

現在是人,修道就需先修人道,人道不立,處處還在違反自然規律,這算甚麼修道!

讀後心得迴響~~

生而為人,有上天賦予,與生俱來的天性,天命之謂性,能順此性運用在日常生活中,便是合乎天地間自然規律的「率性之為道」。

現今的修道人於動中修禪行禪,不斷絕世俗,遠離紅塵,而是在日常中體會道的真義,齊家修道辦道。因此,人道的圓滿,是帶領我們走向與道合一,修道旅途的起點,先盡人道,再修天道,千萬不可本末倒置。

人道,就是做人的道理,以人的身分,在世間行走應對萬事萬物,其中的首重就是「五倫」。五倫為何重要,吳老前人慈悲,所謂五倫,就是五種在每個人的人生中,都可能會「輪到」的關係。因此,這並非是用道德名目約束我們的行為,在五倫的背後,都有著與天相應的規律。

例如父子間的親情,父慈子孝,都是自然而然,無須思考學習,就可以明白並主動流露的,試看未啟蒙的小孩,總是無條件深愛自己的父母。同理可證,君臣,夫婦,兄弟,朋友之間的和諧協調,都有著自然且應當的道理可循。

曾聽過楊黼訪師求道的事例,千里求佛,不如禮敬家中高堂,活佛原來就在家中,「道」也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與人相處中。人道,對一般眾生來說即是做人的基礎,更何況對懷抱超凡入聖的修道者來說呢,必定是為人的本份了,如若對人道都不能盡心,那成道無異於是空中樓閣。只有順應自然規律,行凡人之事,在盡人道之中,展露道心,便是當代白陽修道士的指路明燈。

後學 黃馨頤 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