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老前人吳老前人講道集

開啟修道之門 6-5

1980年于新加坡梁氏佛堂

「鳶飛戾天,魚躍於淵」,天上的鳥、水中的魚,天地間的萬物,你慢慢觀察,必定可以有所了悟。妙機在什麼地方?道在什麼地方?萬物靜觀皆自得,「夫物芸芸,各歸其根,歸根曰靜,靜曰復命」,「復命」就是歸於  上天老母,「歸根」就是靈性。生於靈性,歸於靈性;生於生命,歸於生命;生於生機,歸於生機。恢復成原來那個樣子就叫「歸根」。

萬物都在「歸根」,而我們人卻忘了根。人的根在哪裡?「天人合一」就是尋根,向內「知行合一」,向外「心境合一」。「天人合一」是我們的「本體」,真。「知行合一」是我們的「道德實踐」,善,「心境合一」是我們的「靈性的光輝」、「靈性的作用」,美。「本體」、「實踐」、「作用」於是完成,你才能成為真正的人,才是真的正善。

這個「善」不是「善惡」之「善」,這個「善」是至極無以復加的「善」,不能比較的「善」,是上天給你安排的「善」。

當你這麼做之後,人家譭謗你,你不管他,人家讚美你,你也不著住,人家給你登報宣揚也無所謂。我應當這麼做,這是真正的善,若是你捧我,我就很高興,你不捧我,我就很失望,這不是真正的善。「真善」是透過知行合一產生,帶來心境合一的「美」,人的真正價值就在這三者合一之中,人生的價值就建立在這裡。「我有好多錢」、「我高高在上」、「我是個大官」,這些都沒有用,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,真正能帶著走的只有「業」,你是善業多?還是惡業多?

來的時候平等,都沒穿衣服,走的時候也是平等,什麼也拿不去!中間高高低低,好多不平等,綾羅綢緞、高樓大廈、窮人、富人,這是你自己迷失其中!人生非常短暫,大家生來都是光著屁股,死了之後一分錢拿不去,埋葬起來更是白骨一堆,我的骨頭是白的,你的骨頭不會是金的,大家絕對平等!那在這幾十年之中,你計較那些高高低低有什麼用?

你所認為的高和低都只是一種幻想!大家想一想,高低富貴和痛苦煩惱有沒有實質的存在?

什麼叫痛苦?你把「痛苦」拿來我看看!「我好煩!」,你把這個「煩」拿給我看看!「煩」的標準是什麼?有人說死了老婆很痛苦,莊子老婆死了在那裡唱歌,在那裡笑。孔子的兒子孔鯉死了,孔子沒掉過一滴眼淚,但是窮徒弟顏回死的時候:「天喪予,天喪予!」哭得不得了!痛得不得了!兒子死的時候沒有哭,什麼原因?

你認為苦就哭,你認為不是苦就不要哭,「心生萬法生」,心生什麼就有什麼。我以為是痛苦,我就痛苦;我以為是快樂,我就快樂。我今天吃了一碗飯很高興,明天的飯在哪裡不知道,先睡大覺,我很快樂。我有億萬家財,回到家之後計算機拿出來,查看實際的行市,黃金多少?股票多少?晚上睡不著,我很痛苦。在別人眼裡看來你好命,有好多錢,卻不知道實際上你非常煩惱。

其實這個「苦」、「樂」、「幸福」和「煩惱」,根本就是沒有的!你如果想得開,沒有煩惱,一切痛苦煩惱完全是自己生的!人生一定會有高高低低,你不要得意,也不要失意,不要失望也不要抱很大的希望,應當做什麼你就做什麼,把握住現在一分一秒。目前我應當做什麼,合乎人性的標準之後就不管它,讓它過去,明天什麼的交給上天,因為我這本體和上天相通,上天怎麼安排我就怎麼做,我給大家保證,上天絕對不會餓死我們,上天一定會給我們生存之路,不會把路堵死!

植物、飛禽走獸,世間一切的萬物,上天生它就會安排它的生存之道,讓它生存得很好,上天自有安排,但是有一點你要保持住,上天給你的本體要「率性」而行,不要違背你的本性。人有人的本體,萬物有萬物的本體,皆率其本體而行,上天自會照顧你,讓你好好的生,給你安排得很好。

人是萬物之靈,當然上天要特別照顧你,就怕你是背道而行。教你這麼做你偏不這麼做;教你這麼行你偏不這麼行,自尋絕路,還洋洋得意,以為自己了不起,實際是自己麻醉自己,最後在生死兩端間沒辦法跳出去。

我們想一想,死了之後歸向何處?死了以後你能不能作主?能說不走嗎?我可以說我有錢,閻王爺我給你一點錢,讓我活到明天,好跟我兒子講幾句話?不可能的事!該你死的時候,你就死!一旦到了那個時候,你沒有辦法做主,你毫無辦法,只能束手待斃!這是肉身的死,是假體的消失,請問「我」歸於何處?

實際上,「靈性」沒有死,它只是收,收了之後仍舊在生死道上游盪,這叫「流遷」。在「流遷」的時候,該怎麼掌握住自己?「我想流遷到好地方去!」那麼你有沒有做流遷到好地方的因呢?「我不願流遷到壞地方去!」你有沒有把握?毫無把握!這當中有一個力量在推動你,是我們人生的「業」,這個「業」推動你,不走不行!應當受罪你不去不行,應當轉生你不轉不行,你始終在流遷。

在佛經的字典查這個「業」字,只有一個解釋:「人所做的業力,叫做業」。換言之,此世、前生、下世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三世因果,唯有一個關係,叫做「業」,這個「業」沒有第二個解釋。

現在我在文化方面講「事業」,似乎把事業變成一個好的名詞,事業很大!我認為「事」不妨多做,但一定要加上這個「功」字,事功,在那一行裡都能建立功德。我是教書的、做生意的,我是農人,我在工廠裡工作……各有各的事功,在那一行裡面都可以行功救人,都可以幫助社會,都可以使人人得生,都可以給上天做事情,都可以給兄弟姊妹服務,無處不是功德,這就叫做「事功」。

在這「事功」裡你要提防一點,我們作某種行業、某種事情都會有「業」跟著。

商業是一種交易買賣,買的人居心如何?賣的人居心如何?買的人想不花錢、賣的人想一本萬利,大家勾心鬥角,我賣假的給你,你開了票不兌現,大秤買小秤賣,不知良心是何物!「農業」更是罪大惡極!我種田讓人有得吃原本是很大的事功,結果灑了過量的農藥,飼養禽畜打針讓牠快快長大,賣錢要緊!處處取巧,這就是「業」。

在那一行裡面都能夠「行功」,也都能夠「做業」!

你說學生學習有什麼罪?為什麼稱「學業」?這是功利社會所產生的,現在教育重功利,沒有教做人,讓教育變成一條升官發財的捷徑。所謂「捷徑」不是正路,是取巧,在學校所學的都是和後天物質有關係,讓人將來事業更發達、財富更容易取得,完全和物質綁在一起,精神方面一片空白,完全沒有。

過去我們那一代讀書的時候,「學生」兩個字,是「學習生存」,學習首重「修身」,「修身」就是教你怎樣做人,裡面有好大的學問,包括《四書》、《孝經》……古聖先賢的文章。現在讀書首重「中、英、算」,都跟物質有直接關係,學生學業很豐富,為「業」作準備,一入社會就猛「作業」,可怕呀!

至於「專業人士」,有別人沒有的本領,可以行功培德,可以成立功德,可以作業,但是要小心點,不要專門作業!有別人沒有的本領是好事,最後為什麼會產生不好的效果?有沒有辦法「不造業」,而是利用我的專門學問「建立事功」呢?有辦法!

首先,要善用你的本體,上天給你的東西你好好利用它。其次,開發你的「良知」,不要太信任你的知識,要用「良知」來領導知識,將來不論在那一行那一業建立事功,都可以替天行道!

由此可知,中國的固有文化是一門很深的哲學,有很深的道理,也可以說是自古不輕傳的秘寶!你要是不得道,沒有本體,怎麼講似乎都是在外圍打轉,中心在什麼地方不知道。

《請接續【開啟修道之門】6-6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