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真覺路 3-2
1994年7月31日于美國洛杉磯美興聖堂
怎麼業種子還有善惡的分別?本來靈性沒有善惡之分,靈性不講善惡。什麼是「善」?「有心」而為叫做「善」,「無心」而成叫做「德」。
這件事是好事,我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,這叫「善」。什麼是「德」?「無心」而成!這件事做出來大家很滿意,是很好的事,但是我「無心」,這叫做「德」。「德」不求報應,視為自己本分事,是靈性的作用。
母親撫養兒女沒講回報,長大你要孝順我,要是不孝順我,我不養你、不照顧你。媽媽和孩子簽合同,我照顧你十五年,將來你要養我十五年,你不給我簽字,我不管你,沒有這種事情。你孝順我、不孝順我,不管!我的責任是把你養育成人,把母愛發揮到盡致。這個不是為善而做善,不是為慈而做慈,是媽媽的本分,這叫做「德」。
我做一件好事,希望報紙給我揚名,這叫做「善」。有因必定有果,果有窮盡的一天。我做一件好事,希望下世得好報,仍在輪迴裡面。
中國現在發生水災,大家捐錢救濟,報紙上都是這樣寫:「善有善報,福有攸歸!」這個福是給誰?不是給別人,是給你!因為你施捨,將來給你種福,善報給你。我投資,將來得利息,雖然是善事,但是最後是為「我」好。
假設做善事,對我反而不好的話,你不要找我、不要找我,我不做!善不純粹,不是「德」,有因果報應。為了求報而做善,叫善種子;不應當做,你做了,是惡種子;善惡種子,把你靈性給包住了(圖三D)。包住的這一層叫「第八識」,這是一本帳,個人的記錄。

我們這一生,在所遭受的種種之中,清了很多帳,應當遭善報、應當遭惡報,我們正在清理。同時,又正在增加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根又在做,透過「意識」、「末那識」再傳給第八識記帳。每個人,一方面清理舊帳、老帳,一方面又登記新帳,每天每天清理舊帳,又登記新帳,沒完沒了……。
有的時候很幸運,有的時候非常失望,有的時候就很倒楣,破產了,給人打一頓,給人罵了一頓,這都是清理舊帳。我們每天正在做,秘密的做或公開的做。比如:做生意,偷工減料,始終在想辦法騙人,想把你的錢騙進我的口袋。
在人與人之間,應當盡的本分,你不盡;應當做,你不做;不應當做,而你在做,你又在做。清老帳,又登記新帳,這筆帳沒完沒了。這筆帳包著你的靈性,使靈性變了樣子,迷昧了。
靈性迷昧了以後,誰在作主?腦作主。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,我不想幹什麼就不幹什麼,叫做「動腦筋」。我們不停地動腦筋,動腦筋為誰呢?為「身」。動腦筋為「我」之後,在第八識裡面,你又登記了一筆帳。天堂地獄在哪裡?在你心裡面,自己在登記,你逃不了,這叫做「八識」。


現在我們不要「轉智成識」(圖四)的那種現狀,靈性若打算回去,要走「轉識成智」(圖五)的這條理路。你不打算回去,你照舊,方向始終是反的,五根、意識通過「末那」傳送,然後在第八識登記,清一筆,再登記一筆!清一筆,再登記一筆……,始終沒完沒了。
現在我們要「轉識成智」,應當怎麼做呢?這條路怎麼開始呢?在「藏」(圖四A)這地方開始。
大家頭一天求道,受一指點,點在「藏」(圖四A)這個地方,這一指點是靈性的所在。師尊師母有天命,這個地方給你點開了,直接和理天相通。求道的寶貴,就是在「藏」(圖五A)這裡開始,點開這個地方,這叫第八識,收藏你的善惡種子。
現在,你如果「認性為真、認理為我」,這個第八識就如圖六B,其中「靈」(圖六A)在裡面,開始活躍。例如:雞蛋外面有蛋殼包住,到成熟的時候,裡面的小雛開始活動,然後小雛破殼而出。「靈」就如同是一個雞蛋殼包著,明師一指點之後,點開「靈」(圖六A)這個地方,靈性開始復活,慢慢把這個殼突破,「靈」突破塵緣,變成一隻小雞活動起來。

我們人如果能「認性為真、認理為我」,始終記住「我求道了,我應當有道」。有道的話,你的「靈性」管著你,「靈性」管住腦「意識」。若不修道的話,腦「意識」是第一主宰,指揮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在外面做善做惡。
求道之後,「靈」是第一主宰,「意」變成第二主宰,把腦「意識」降級(圖五)。如何把腦「意識」降級呢?例如:我們去買東西,買了四十元的東西,我們給老闆一百塊,應當找回六十元,但他找錯了,找了八十元,多了二十元。我不求道、修道的話,白撿二十元,很可能馬上裝起來,趕緊走人!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這個錢不勞而獲,你不拿的話,是傻瓜,我不修道嘛,二十元是額外的利益,應當裝起來。
這個「馬上裝起來」是誰主使你?「腦」!為什麼它要馬上裝起來?這個「身我」白撿了二十塊錢,「意」作主,馬上裝起來、快點裝起來,如果再數的話,被他看到,就會要回去了,馬上裝起來!這「意」變成意志,「快點裝、快點走!」腦「意識」是第一主宰。
現在我們已經求道了,同樣的情形,買了四十元的東西,給老闆一百塊,應當找回六十元,結果多找了二十元,這個時候,你可能有一個短暫的猶豫:這個錢到底是裝還是不裝?裝!明擺著二十元,裝起來好了!但是,我求過道了,還是不裝!但是,又捨不得,又想裝起來,但是又不敢裝,為了要修道。猶豫一段時間,很可能你把二十元還給他。
為什麼會猶豫呢?因為你還沒成熟,才剛剛在學道,所以是裝好?還是不裝好?在似乎是有道、似乎是沒有道之間猶豫。我想裝,但是又不敢裝,最後你為了修道,這二十塊錢你還給了他。
等到學道真正成熟以後,你不猶豫,一看多了二十元,這不義之財,不能拿,我不想在第八識「藏」(圖四A)的帳冊上登記二十元,我要保持(圖五A)的乾淨,不要再有造業的登記了,馬上還給他,不猶豫!這個意念誰主宰?「道」主宰!「腦」變成第二主宰,它沒有權利了,權利是「靈性」。這是我們修道開始往無極理天,向回家方向走的第一步。
由這「藏」開始,靈性發生作用,方向是往回走(圖五),不是向左這麼走(圖四),通過第七識的時候,是走往右的方向。「末那識」介於身和靈性之間,它本身沒有自主性,只有傳達,如圖五把「靈性」的作用傳達過來給「意」;如圖四則是把意念的作用,通過「身我」的「末那識」,傳達過來給「藏」。
修道,就是把「靈性」的作用傳達給「意」,「靈性」沒有「我」。為修道,可以犧牲性命、殺身成仁、捨生取義。「仁義」二字,是「靈性」的作用,而不是「身」的利害。
這一點很清楚告訴我們:要是為了「身」,就沒有道德觀念;為了「靈性」,則完全是道德觀念,而「身」不存在。為「靈性」而犧牲,為「道」而犧牲,無所謂!什麼叫「生」?什麼叫「死」?生死拉平!為「道德」,沒有「我」!「靈性」的作用,通過「末那」傳過來,傳到「意」裡面,可做則做,不可做則不能做。再由「意」去管制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可看則看,不可看則不看;可吃則吃,不可吃就不能吃。如圖四這樣一步一步走,是向無極理天的方向,這裡很清楚就告訴我們,這「藏」變成「理穴」。
第八識變成一個「理穴」,產生真理的一個穴。從理穴、末那識、意識再進到五根,這一段叫做「理路分明」(圖七)。

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根所做的事情,完全合理,是人所想做的事情。合哪個理?合乎這個「理穴」的理,是「靈性」的作用,你日常的行為完全合理,這條路是「理路分明」。要是由五根、意識、末那識再到藏識的話,是「理路不明」(圖四)。
有時合理,有時不合理,你五根所做,不合理的多,和「靈性」、「理穴」相悖的地方多,這是「轉智成識」,往下走向地獄,變成「輪迴種子」。「理路分明」的方向,就是「轉識成智」。
本來是第八識(圖五A),有一個外皮,包著你的「靈性」,導致「靈性」不光明。現在我們大家求了道,這「靈性」發生作用,不再叫做「藏識」,不再叫做「阿賴耶識」,而是叫做「大圓鏡智」,「識」變成「智」。
末那識是第七識,現在它不是為「身」而傳達,是為「靈性」而傳達。你、我、他,大家佛性平等,沒有人相、我相,沒有分別、計較,這都是「靈性」的作用,叫做「平等性智」。
「意識」是第六識,本來「動腦筋」沒有好事,現在腦變成做好事的工具,沒有它不能成就好事。例如:這個佛堂從籌備到開壇,你們的點傳師動了好多腦筋,各位壇主動了好多腦筋,現在「動腦筋」變成「妙觀察智」。成立佛堂不是做壞事,而是非常好的事情,腦筋一動一轉,變成「妙觀察智」,成立一個大佛堂也是「動腦筋」動出來的;「動腦筋」動出來的這個不是為「我」,而是為上天。這個方向是從「靈性」來的(圖七);而不是從「意識」出去的(圖四)。
何謂「成所作」?眼睛給你幹什麼用的?看東西,應當看則看,這兩個眼睛是照明燈。耳朵,是叫你聽;嘴,是用來補充養分和叫你說合理的話。身體幹什麼用的?人身,是一個主要工具,給你「身」是有一個正用,而不是叫你浪費它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根,都有正用,叫做「成所作智」。
以上叫「轉識成智」,這意思我們明白之後,在這個地方可以回去了,而怎麼回去?
《請接續【修真覺路】3-3》